炎性腸病1
炎性腸病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 是指部分或整體消化道慢性發炎的疾病,主要分為兩種,分別是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UC) 和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 CD)。
一、 潰瘍性結腸炎
潰瘍性結腸炎會導致直腸和結腸的最內層長期性發炎。通常由直腸開始,延伸至整條大腸。
二、 克隆氏症
克隆氏症會導致腸道整層發炎,且影響其他的附近組織。除大腸外,小腸、肛門,甚至口腔、胃部亦有機會同時發炎。
大腸發炎頗為常見,任何年齡層的人都有機會患上大腸發炎疾病。不過,最為普遍的年齡層為15至40歲。
不論哪種炎性腸病,也會發生以下症狀:
一、 腹瀉
當發炎的腸道不能夠吸收水份時,患者便有機會腹瀉。
二、 潰瘍出血、血便
由於大小腸發炎兼潰瘍,患者排泄時,血會隨排泄物或經肛門流出。
三、 胃痛、腫脹、痙攣
由於腸道發炎或阻塞,患者可能會發生以上情況。
四、 體重下降、貧血
由於發炎的腸臟不能吸收營養和消耗過多卡路里。如發生在孩童身上更會引致發展和發育緩慢。
五、 消化道以外的疾病
炎性腸病可能會導致皮膚病、關節炎、眼發炎等等。
六、 體力衰弱
由於缺乏營養,炎性腸病會削弱患者的活動能力,容易疲倦。
炎性腸病有可能會導致一些威脅生命的併發症,例如腸道大量出血、腸阻塞、腸穿孔、腸膿瘍。再嚴重會出現敗血症和生命危險。所以,若腸道蠕動規律出現異常,或者出發任何上述症狀,應及早求醫。
至於甚麼原因導致炎性腸病,現今仍然處於探討當中。醫生曾懷疑患者的飲食習慣和壓力是患病的原因,但經研究後,以上兩種因素只會使病情惡化,並不是導致患病的主要原因。目前只有一個已經確實的病因,就是免疫系統失調。另外,遺傳亦是另一個潛在的病因,部分患者有炎生腸病的家族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