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健 外科專科醫生
健康資訊查詢
星期六:10:00-14:00 星期日:休息

健康資訊平台

Title Image

炎性腸病2

Home  /  小腸氣   /  炎性腸病2
炎性腸病2

炎性腸病2

導致炎性腸病 IBD 原因眾多,以下歸納了4種主要因素:

一、大部分患者會於30歲以前確診,但也有部分患者50或60多歲時才會確診。

二、如果有此家族病例,例如父母、孩子、兄弟姐妹,患病的機會也會較高。

三、抽煙對於克隆氏症來說,是最為關鍵的可控制風險因素。

四、居住於都市或工業化的國家的市民有更大的機會患病。環境因素可能會引致患病,例如進食過多紅肉或含有豐富脂肪的食品、不足的纖維攝取量等等。北方寒冷地區的居民也有較大的機會患病。

 

醫生會先因應患者的症狀,排除腸躁症、大腸癌、憩室病、缺血性結腸炎、腸結核或其他傳染病,然後再判斷患者是否患上炎性腸病。為了進一步確認患者是否患病,醫生會進行更全面的檢查,檢查程序可能如下:

一、    血液檢查

檢查患者是否患有貧血 (缺乏紅血球)。

二、    糞便檢查

患者需要提供糞便樣本,以檢查腸道是否有細菌、結核菌、寄生蟲或其他感染。

三、    內視鏡檢查

患者會進行大腸鏡檢查發炎的部位、嚴重程度及最重要的活檢檢查。

四、    影像檢查

患者需要進行電腦斷層掃瞄 (CT)、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腸道造影 (CT or MR enterography),以進一步確認大腸和小腸是否受影響。

 

現時主要有3種腸發炎治療的方法,如下:

一、    藥物治療

患者可以以消炎藥、免疫調節劑、生物製劑等等來治療此病。

二、    手術治療

部分患者或有需要進行手術以減少患病所帶來的困擾,例如縫合或切除瘻管、擴張已經狹窄的腸道、甚或需要切除嚴重潰瘍或膿瘍的部位。

三、    調整生活習慣

患者進行生活調整,以改善患病情況,例如食用維生素或礦物質補充劑。患者亦需要每天喝充足的水,以補充腹瀉時所流失的水份。此外,患者還需要避免攝取乳製品、定期舒緩壓力和做適量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