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腸氣手術只需要開刀1cm?認識2種小腸氣手術!
手術是治療小腸氣的唯一有效方法,主要分為傳統開放式手術及腹腔鏡微創手術。開放式手術通過較大切口修補缺口。腹腔鏡手術則以小切口操作,創傷較小,恢復較快,適合複雜或復發病例。以下將詳細介紹小腸氣的治療方法、手術過程及術後注意事項,助您全面了解手術相關資訊。
Q1:小腸氣有哪些治療方法?
A:小腸氣無法靠藥物或休息自癒,需手術修補。主要有兩種方法:
- 開放式手術:於疝氣部位開8-10厘米切口,以修補小腸氣。
- 腹腔鏡 (微創) 手術:適合複雜、不能復位、或復發病例,於腹部開三個0.5-1厘米小切口,插入儀器操作,減少創傷。
Q2:小腸氣修補手術的過程是怎樣的?
A:
1.開放式疝氣修補手術
- 麻醉:手術可在全身、半身或局部麻醉下進行,視病人情況而定。
- 手術步驟:
- 在疝氣突出部位(如腹股溝)開一個8-10厘米的切口。
- 將突出的器官(如腸道)小心推回腹腔內。
- 使用纖維網修補腹壁鬆弛的肌膜,強化缺口以防止復發。
- 以縫線(多為自動溶解縫線)縫合傷口,覆蓋消毒紗布。
- 手術時間:約1小時,視病例複雜度而定。
- 特點:切口較大,恢復時間相對較長。但可使用局部麻醉。
2.腹腔鏡疝氣修補手術
- 麻醉:全身麻醉。
- 手術步驟:
- 在肚臍附近開三個小切口(0.5-1厘米),用於插入腹腔鏡及手術儀器。
- 透過腹腔鏡觀察內部情況,將突出器官推回腹腔。
- 使用纖維網修補腹腔壁缺口,強化結構。
- 小切口縫合(多用自動溶解縫線),覆蓋消毒紗布。
- 手術時間:約1小時,視病例複雜度而定。
- 特點:屬微創手術,切口小,術後疼痛較輕,恢復較快,適合複雜或復發病例。
如有疑問,建議諮詢醫生意見。
#吳家健醫生 #Dr.KKNg #外科 #surgeon #小腸氣 #疝氣 #小腸氣手術 #疝氣修補 #腹腔鏡手術 #微創手術 #開放式手術 #疝氣治療 #手術比較 #術後護理 #快速恢復 #纖維網修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