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家健 外科專科醫生
健康資訊查詢
星期六8:30 - 13:30 星期日休息

健康資訊平台

Title Image

早期消化道病變適合做ESD嗎?3分鐘了解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適合人群!

Home  /  博客   /  早期消化道病變適合做ESD嗎?3分鐘了解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適合人群!
早期消化道病變適合做ESD嗎?3分鐘了解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適合人群!

早期消化道病變適合做ESD嗎?3分鐘了解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適合人群!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是一種先進的微創內視鏡技術,廣泛應用於早期消化道病變的治療,如食道癌、胃癌、大腸直腸癌及癌前病變(如腸化生或大型瘜肉)。相較傳統內鏡切除,ESD能精準移除較大或複雜病灶,同時保留消化道功能,降低手術風險。本文將詳細說明哪些人士適合或不適合接受手術,以及術後的注意事項,助患者與家屬做好充分準備。

Q1:吳醫生,請問哪些人士適合接受內鏡黏膜下剝離術?
A.

  1. 早期消化道病變患者:適用於早期食道癌、胃癌或大腸直腸癌,剝離術以及癌前病變(如腸化生或大型瘜肉),病灶局限於黏膜層或淺層黏膜下層,且無淋巴結轉移情況。
  2. 傳統內鏡切除困難者:對於扁平瘜肉或早期腫瘤大於兩厘米的患者,ESD 可以精準切除病灶,同時保留正常消化道組織,減少功能損失。
  3. 身體狀況穩定者:患者需能耐受全身麻醉或鎮靜劑,且無嚴重心肺功能障礙,確保手術安全。

Q2:哪些人士不適合接受內鏡黏膜下剝離術?
A.

  1. 晚期癌症患者:如果病灶已深入黏膜下層或伴隨淋巴結轉移,ESD 無法有效治療,需考慮外科手術。
  2. 凝血功能異常者:嚴重凝血障礙或無法暫停抗凝血藥物的患者,術中出血風險高,因此不適合進行 ESD。
  3. 嚴重合併症患者:如例如有嚴重心臟病、肺功能不全或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手術風險可能過高,不建議接受此項治療。

Q3:內鏡黏膜下剝離術後需要注意甚麼?
A:

  1. 飲食控制:術後首幾天應避免辛辣、堅硬或刺激性食物,例如酒精與咖啡,以免刺激傷口或引發出血。建議先從流質或軟食開始,逐步恢復正常飲食,並遵從醫生指示。
  2. 藥物管理:術前服用抗凝血藥物的患者需依醫囑暫停用藥,術後恢復時應謹慎。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服用胃酸抑制劑或抗生素,以促進傷口癒合並預防感染。
  3. 症狀監察及活動限制:術後需注意是否出現吐血、黑便、劇烈腹痛或發燒等徵兆,如有異常應立即就醫。術後數週內應避免劇烈運動或搬運重物,以保護傷口順利癒合。

 

內鏡黏膜下剝離術為早期消化道病變患者提供了一種微創且高效的治療選擇。通過了解適合的人群,以及術後的護理重點,患者能更好地配合醫療團隊,提升治療效果並降低併發症風險。如有疑問,建議諮詢專科醫生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