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持續不適可能是腸化生?5大症狀要注意!
腸化生是一種胃黏膜細胞異常轉變的病變,早期可能完全沒有明顯症狀,但卻潛藏健康風險,了解其常見症狀,有助及早發現問題並及時治療,從而保護胃部健康。以下將詳細介紹腸化生的症狀、不同階段的特徵,以及需要特別留意的警號。
Q1:吳醫生,請問腸化生有哪些常見症狀?
A:腸化生是指胃黏膜細胞異常轉變為類似腸道細胞的組織,常見於長期胃炎或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患者。此病變本身可能沒有明顯症狀,但與相關的胃部問題有關,並可能引起以下不適:
- 胃部不適:患患者或會感到上腹部脹痛、灼熱或隱隱作痛。症狀可因進食而加劇,特別是在進食辛辣、油膩或酸性食物後;亦可能在空腹時(如夜間或清晨)較為明顯。這些不適可呈間歇性或持續性,程度因人而異。
- 消化問題:腸化生會影響胃黏膜功能,令消化能力減弱,導致食物在胃內停留時間過長,引發腹脹或頻繁打嗝(噯氣)。有些患者更會出現胃酸分泌異常或胃動力不足,造成胃酸逆流,引起胸口灼熱(燒心)或輕微反酸。
- 噁心或嘔吐:患者可能偶爾感到噁心,尤其在進食過多或食用刺激性食物後。若同時伴隨嚴重胃黏膜損傷或其他胃部疾病(如胃潰瘍),則有機會出現嘔吐情況。
Q2:腸化生有哪些警號需要特別注意?
A:若出現以下症狀,應高度警惕並盡快求醫:
- 持續性或進行性加重的胃痛
- 吞嚥困難
- 體重無故減輕
- 黑便(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徵象)
- 持續嘔吐或嘔血
值得注意的是,許多腸化生患者在早期可能完全沒有症狀,往往是在進行胃鏡檢查(例如健康檢查或因輕微消化不良而檢查)時意外發現。另外,腸化生的症狀與其他胃病如慢性胃炎或胃潰瘍相似,因此,如有持續不適,建議及早接受胃鏡檢查,以獲得明確診斷。如有疑問,建議諮詢專科醫生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