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報導及訪問
-
-
-
胃腸道基質瘤 早發現可以手術清除
大家可能都知道消化系統有時會出現胃癌、腸癌,但其實還有一些較不被注意的腫瘤,例如胃腸道基質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簡稱GIST)。它是一種在腸壁內的其中一種腫瘤,可以發生在消化道任何一個位置,最常見是胃部,其次是小腸。
-
信報 – 杏林筆記(2023-01-11)
近年市民關注的腸胃內視鏡檢查,以大腸鏡為多,主要用於大腸癌檢測,有機會在檢查中發現大腸瘜肉並將之切除,大大減低演變成大腸癌的風險。《信報》專訪外科專科醫生吳家健醫生,為大家講解胃鏡的檢查用途及檢查過程。
-
晴報 – 健康(2022-12-25)
腸胃嚴重不適,照胃鏡是其中一個常見的檢查方法。照胃鏡除了可為患者取出胃內各式各樣的異物外,其實也可作為治療早期癌症的手段。《晴報》專訪外科專科醫生吳家健醫生,為大家講解照胃鏡的常見原因及功能,亦分享其中一次最難忘的照胃鏡經驗。
-
Metrodaily – 健康Up 1 Up(2022-11-10)
大腸癌是香港第二號癌症,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字,2019年共有5,000多宗新症。而確診時僅約一成屬於第一期,第二、三、四期各約佔四分之一左右。《Metrodaily》專訪外科專科醫生吳家健醫生,為大家詳細講解不同期數大腸癌的治療方法。
-
明周娛樂 – 醫健知多D(2022-10-17)
盲腸炎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可是卻常常被誤解,因為真正發炎的部位,並不是盲腸而是闌尾,小時候經常聽大人說,吃飽後跑跑跳跳會有盲腸炎,是真的嗎?右下腹痛是不是代表盲腸炎?患盲腸炎真的會影響女性生育嗎?盲腸炎有沒有黃金治療期?《明周娛樂 - 醫健知多D》專訪外科專科醫生吳家健醫生,為大家講解盲腸炎的發炎原因。
-
香港01 – 醫師Easy(2022-10-11)
大腸癌的治療方法其實不少,包括外科手術切除、化療、標靶藥,以及較新式的免疫療法。《香港01》專訪外科專科醫生吳家健醫生,為大家講解大腸癌不同期數的手術治療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