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突起腫塊?後生仔都有機會患小腸氣?
小腸氣又稱為疝氣,是指身體的器官或組織出現移位,常見於腹壁,令腸臟從腹壁較薄弱位置凸出。此症常見於中老年人士,但年輕人也有機會患上。外科專科醫生吳家健醫生為大家分享更多有關「小腸氣」的資訊。
Metrodaily – 生活版(2022-07-07)
「小腸氣」的正式名稱是「疝氣」,即指部分內臟離開了它原本的位置,穿過某些不正常的空隙跑到了其他地方,而最常見是肚內的腸臟去到了肚裡其他空間。
AM730 – 健康生活 (2022-06-30)
「小腸氣」大家可能都聽過,但常會有一個誤解:這是一個小朋友的病。外科專科醫生吳家健表示,的確有一類小腸氣是在小朋友身上發生,但更常見卻是出現於成年人及長者。
腸癌(瘜肉)2
上一篇文簡介了瘜肉,今次我們繼續深入探討腸癌和瘜肉。如果做大腸鏡時見到有息肉,一般都會切除及進行病理化驗,才能確認是否有癌細胞。如化驗過後發現是腺瘤,患者需要在約3年後做下一次大腸鏡檢查。目的是趁息肉未轉變成癌症前切除。
腸癌(瘜肉)1
面對瘜肉,首先我們要了解它需要多少時間才變成大腸癌。一粒小瘜肉需時約7至15年變成大腸癌。為了查找並揪出可致癌變瘜肉,我們必須定期做大腸癌篩查。照腸即切,可以防患於未然!
小腸氣(疝氣)
小腸氣指身體器官從腹部等内壁較薄的地方隆起,偏離了原本正常的位置。這可能發生在所有年齡層的人身上。咳嗽或是搬動重物時隆起的狀況會更加明顯。我們可通過輕按隆起的地方及平躺來令器官復位。
信報 – 杏林筆記 (2022-05-20)
「小腸氣」這名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卻可能會有一個錯覺:這病的患者以小朋友為主。其實,小腸氣有兩大類,一類是在小朋友身上發生,和先天的生理結構有關;但比較常見的卻是在成年人尤其長者身上發生。